第819节(2 / 2)
,朱祁钰循例对着王天官问了一句。
「吏部觉得如何?仪铭这两年的考评,可有不合格之处?」
这种状况下,天子明显需要吏部来背书。
所以,王文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拱手道。
「回陛下,仪铭近两年的考评,皆是中上,吏部本已拟定,在年末予以升迁,如今陈尚书举荐他任翰林学士,臣亦以为并无不妥!」
翰林学士说重也重,但是说轻也轻,若没有清流的光环加成,其实也就是个五品官员而已,只是通常由礼部侍郎兼领,所以勉强算是三品。
有了陈循这个六部尚书,清流领袖亲自举荐,吏部也点了头,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何况,知道仪铭来历的人,都清楚他升迁的真正原因,自然也不会有人来触这个霉头。
于是,天子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召甘肃巡抚仪铭回京,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
话到此处,天子似乎有些犹豫,目光在陈循的身上定了定,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但是到了最后,声音却依旧平稳降下。
「另外,擢大理寺卿杜宁为右都御史,巡抚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协助刑部尚书金濂整饬边境军屯事务!」
杜宁的不安
早朝结束了,按理来说,这场朝议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惊心动魄,峰回路转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临到结束了,天子竟然又扔出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在一片祝贺和恭维声中走出了文华殿,又在大理寺呆了半天,杜宁依旧有些恍恍惚惚的。
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在朝中的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要说跟六部侍郎相比,是要稍高一层的,但是,距离七卿的位置,又相差着一大段距离。
至少,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七卿才能算作是重臣的行列,大理寺卿虽然权重,但是,仍旧被划归到普通朝臣的行列。
甚至于,在内阁渐渐崛起之后,内阁大臣的话语权,也慢慢压过了大理寺卿。
对于杜宁来说,他最理想的预期,是能够入阁,兼领翰林院。
如此一来,他虽然入阁时间晚,却也能够稳住内阁第三的位置,对于仕途来说,是一大进步。
这也是杜宁对于殿试一案这么上心的原因。
所以事实上,最后天子流露出不愿让他接掌翰林院的时候,杜宁心里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如果说单单入阁,而不能接掌翰林院,那么,他的地位看似是擢升了,但实际上反倒是降低了。
相对而言,到边境去协助金濂整饬军屯,虽然看似是被调离了京师,但是军屯一事,乃是天子最看重的大政。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