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 / 1)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世界从始至终就是一个整体,但它有无穷种划分。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只是人与人外部的世界。
人也并非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才是。
要想彻底认识世界的本质,就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和每一种划分的世界。
任何局部脱离了整体就无法完全认识它的本质。
就像一个人的心肝肺脱离了人的本体,你可以认识作为任何的它,但你却永远无法认识到作为人体器官的它,因而你就无法认识到绝对完全的它,故此对它的认识永远只是对它本质的逼近却无法抵达终点,就像取极限却永不收敛。
因此认识一个人脱离了世界本身就将永远无法彻底认识一个人的本质。
一个整体不能作为一个彻底的整体就无法完全认识作为整体的自己。
假设aa=a的话,只有a才能认识到a。
b用b去认识a,他认识到的不过是ba。
b用c去认识a,他认识到的不过是bca。
即b永远无法完全认识a本身。
因此人也就无法真正认识到外部的客体,人认识到的不过是另一种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定义物质的内涵?我们如何定义存在的内涵?
当b用b认识a时,如何看待ba的存在?以及ba与世界的关系?
如何看待意识(认识)与物质的关系?二者是否真是对立的?
用存在能否将二者统一起来?
世界是所有存在的集合,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集合,世界并不是静态孤立永恆不变的,因此除世界本身一个对象将永远无法完全认识到世界的全部。
假设世界是[a、b、c],当b去认识a时,世界就成了[a、b、c、ba]
假设世界是[a、b]。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可视为[a、b]先去认识[a、b]。可以a认识a,b认识b,当a认识b时,世界就变成了[a、b、ab]所以变成了[a、b、ab]去认识[a、b、ab]。
因此世界认识世界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恆执行的过程。
有人会说胡搅蛮缠,世界怎么会具有认识功能?
玩一个语言游戏,水往低处流可否说成水爱往低处流?
有人说不爱,水往低处流是因为重力的缘故。那么重力为何表现成这种形式?我们能否说成重力爱如此表现?
有人说不爱,重力表现如此是因为有另一个原因。那么这个原因为何表现如此?我们能否说成这个原因爱如此?
总而言之,我们给爱赋予了一个新的含义,让它与事物运动规律的源动力画上等号。
为什么要玩这样的游戏呢?
人爱某个对象,怎么知道与水爱往低处流不是一回事呢?
既然都可以说成xx爱xx,这就说明他们一定具有一定的共性。而这个共性就是从更深层的本质中流露出来的
有人说还是胡搅蛮缠,你这是从人类语言推导。
那么人能否发明出彻底脱离世界的东西呢?
根据上面的观点,当语言存在的时候认识世界的本质就不得不把语言加入其中。
一定有个更本质的东西链接着他们三者的本质。
而认识更本质的东西正是我们所求的。
因此我坚信人的爱,意欲,事物运动的规律在更本质的深度其实是同一回事。
人不具有神圣性,人的意识、爱、意欲、认识与植物的反射,河流的运动规律根本就不具备天然的对立。
如果尼采可说人上帝已死,那么我为何不能说人已死?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我的存在存在,但【我】即存在又不存在,【我】是存在与不存在的迭加态。世界也是无数个幽灵世界的迭加态。这就导致世界就像一种不可言说的混沌。
当我作为世界时,【我】就不存在了。
当把整体视为局部时,某种东西似乎消失,当把局部视为整体时,某种东西似乎出现。
一个小系统将自身的一定部分让渡才能汇聚成一个大系统,其实奉献与舍身即为如此。”
我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
“世界孕育出生命起,生命就像我们一样踏出了家门,走向漫无方向的旷野。可在生命的最深处,它像我们渴望回家一样然渴望回归世界。”
“那它怎么才算回家呢?”青梅反问。
“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过程就是越来越自由的过程,通向自由之路就是通向回家之路,直到万物俱为一体。”
“那生命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这是我们为之存在,得以诞生的使命。通向自由之路就是通向回家之路,通向回家之路就是通向幸福之路,因此人追求自由就能追求到幸福,回家是幸福的呼唤,是野性的呼唤。在旷野中迷失位置迷失方向使我们焦虑不安,回归世界将使我们平和安定。万物走向回家之路是世界意识的自我觉醒。”
“那什么才算万物俱为一体,世界意识的自我觉醒又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细胞是有意识的,我曾与我的细胞对过话。”
“这么巧?我也和我的细胞说过话。”
“真的吗?你都和你的细胞说了些什么?”
青梅一脸贱兮兮的朝我靠来,“嘻嘻,她说,她说她想和你的细胞一起玩啦!所以,所以人家才这么喜欢和你贴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