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 11)
亲非故,但他的养父生前很喜欢交朋友,多半也不会觉得唐突,反而会很开心吧。
有这麽一位热衷於和他人建立关系的「父亲」,起初的他根本没办法理解,为何这世上会有如此难缠又好管闲事的怪人,明明置之不理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说到底,他们本就是陌生人,除非是想从他身上获得什麽,否则怎麽会有主动接近他的理由。
曾经的他以为,所谓的连系不过就是存摺上的数字变动,就像把他生下来的那两人所做的一样,薄弱得可笑,有些亲戚看在钱的份上会愿意让他踏进家门,但他总能把自己作为外来者的本分贯彻到底。
因为融入不了,所以游离在外,然後循环往复。
没有选择权,而且也已经习惯了,反正用不了多久,他又会连同那些为难的说词被转手给下一户人家,所以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把那个莫名其妙的男人放在心上,只是随波逐流地握住伸到自己面前的手,姑且待在了对方的屋子里。
然而他这一待,就待到了现在,而用来过夜的水泥建筑,也成了理所当然的家。
是叶广泽教会他,人与人之间还有别种的连系方式,并且让「相信他人」这个选项进入了他的生活。
从没有接触过的温度让他一度想要逃离,就像是鱼会被人类的t温灼伤一样,让他无所适从。
很别扭,会觉得难以直视,可是久而久之,他发现这种感觉其实不坏,他终究是个普通的人类,而非只能存活在深海的生物。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他已经很满足了,照在自己身上的光早已不只一道,即使有所缺损也不至於暗如深渊,哪怕黯下的是一直以来最卖力散发热度的光源,他也只能不断这样告诉自己,好让自己不那麽在意。
有人退场,自然也会有人登场,在养父去世的那一年,他在同一间医院里认识了永晴婆婆。
那时的他已经没了要探视的对象,只是像在缅怀些什麽一样,到养父住院期间经常待着的中庭走走看看,他习惯随身携带相机,偶尔也会遇到病人家属来向他询问是否能帮忙洗出合影的回忆,他并不会排斥这样的请求,而在不知不觉间,出入病院的日常就这麽延续了下来。
「你能不能帮我偷拍几张照片呢?」
这就是傅语承和那位婆婆的初次见面,这份错愕至今回想起来都会令人失笑,突兀的问句甚至让他对来者的身分不那麽好奇了,在几秒的沉默後他才开口回覆对方,「偷拍是犯法的。」
「啊,我不是说那种很坏的偷拍,是合法的偷拍啦。」把浅金se的头发挽在脑後的婆婆连连摆手,随即又像想起什麽似的话锋一转,「对了,我还没自我介绍,我叫做alin,但在这里大家都习惯叫我的中文名字,我的娘家姓杨,你可以叫我永晴婆婆,那你叫什麽名字呢?」
虽然有点犹豫,不过傅语承还是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了,他判断这个人应该只是个怪人而不是什麽坏人,如果只是有点奇怪他还不至於会抗拒互动,毕竟那个自愿当他的家长的人也是差不多的类型,难以招架的热情还有跳跃x的思考他都不陌生。
「我想请你拍的是我的孙子,不是我自夸,他长得可上镜了,我都怕我会提早当曾阿嬷。」就像是寻常长辈一样絮叨着,杨永晴望向不远处拄着助行器缓慢迈步的病患,又接着说道:「我这副身t肯定是没办法陪他太久了,就算没办法看到很久以後,至少也要好好记住现在的样子,可是我们的距离太近了,有些细节不拉远了看是发现不了的,所以我就想知道如果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会是怎麽样的场景。」
静静地听着用轻描淡写讲述的心愿,傅语承已经明白对方请自己偷拍的用意是什麽了,正因为明白这份愿望远超出语言可以表达的沉重,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有办法胜任,他只是个把摄影当兴趣的自学拍摄者,对於一个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的老婆婆,他并不是首选。
似乎是看出他的顾虑,杨永晴暂时撇开了委托,她左右张望了下,选定了一处树荫下的长椅,拉着他过去坐下,「你先跟我说说你为什麽会喜欢摄影吧。」
任由着被按着肩膀落座,傅语承低头看着手上的单眼相机,其实他根本没有义务对刚认识的人阐述自己的兴趣,可是他还是顺着这个节奏聊了下去,「家里翻到旧的相机,试着拍了照片,觉得还满有趣的,所以就开始学了。」
「偶然开始的兴趣就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生活就是要多一点这样小小的刺激才会更开心啊。」似乎很满意这样的理由,面试官婆婆赞许地点点头,「不必非常严谨,也不用刻意维持,顺其自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感觉真的很bang。」
虽然认同这样的眉批,但傅语承并没有答腔,这场谈话的主导权本来就不在他的手里,他只需要等到对方主动放弃就行了。
然而他不说话,那名婆婆却不会对着沉默毫无作为,她将被吹散的鬓发顺到耳後,待这阵风止息了才开口,「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应该找你,觉得自己不能符合别人的期待?」
这次傅语承依旧没有表态,只是定定地对上老妇人的视线。
「我看过你拍的照片,太专业的我不懂,可是你的照片总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感觉,我觉得那不只是拍摄内容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可以理解别人所珍视的、想要保留下来的事物才能拍出来的吧,所以我才会想,如果是你的话,一定可以拍得很好的。」
湛蓝的眼睛笑得微弯,加深了眼角的细纹,也多了几分岁时沉淀後的柔和,那头柔亮的金发像是在和yan光争辉一样,正如同傅语承认知里的万里晴空。
从来没有人这麽评价他拍出来的东西,他也不认为自己和那两个字沾得上边。
这是客套话吗?可是那双眼睛没有让他读出这样的意味。
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是初见的陌生人,明明只有几分钟的短暂交谈,却彷佛经历了多次晤面一般。
所以,他可以把这些话理解为肯定吗?
於是,鬼使神差地,他点头了。
从那天之後,这项委托几乎占据了他的生活,镜头里有了固定出现的人物,带来的不是一成不变,反而每每都能有不同的新鲜感。
「哎呀?最近小帆的个人照好像变多了?」
在某个定期提交成果的下午,坐在病床上的杨永晴把一叠照片摊成扇形,像是发现了什麽新奇的现象一样朝摄影师抛出问句。
「不是和之前差不多吗。」正在窗边检视相机记忆t的傅语承头也没抬地说道。
「可是你刚刚的动作顿了一下呢。」
「」
「还有你的耳朵好像有点红喔。」
傅语承直接把头转向玻璃窗,整个人背对着已经开始窃笑的婆婆。
「这些真的是刻意面对镜头反而拍不出来的照片啊尤其是这张,要不是这是我家孙子我都要一见锺情了。」
背後传来的调侃让傅语承很想立刻离场,不用回头他也知道对方指的是哪张照片。
一直以来,他都是远远地看着、拍着,因为只有毫不知情才能展现最自然的一面,这才是永晴婆婆想要的,而他的镜头里也总是框着那对像是忘年之交的祖孙,可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当他读取记忆卡的时候,那个男孩子的笑脸居然占据了要用滑鼠滚轮卷动好几下的版面,几乎要让人质疑最初的委托目的究竟是什麽了,当第一次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他就提醒自己这不是个人写真集,然而下一次的拍摄却仍旧摆脱不了这种情况,总是在不知不觉间让那个男孩子存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