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节(1 / 2)
铁铉皱眉:“皇上,若燕王当真去了美洲,那所行携带人口、物资,朝廷给的支持定不会少。他日若当真在美洲之地生根,会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
朱允炆看向铁铉,只是灿然一笑,并没回答这个问题。
回到内阁。
铁铉依旧不理解,对解缙、杨士奇问:“皇上笃定燕王会前往美洲,难道真的不担心这是个威胁,假以时日,若其势力膨胀……”
杨士奇摆了摆手,打断了铁铉:“英雄迟暮,何来威胁。”
铁铉恍然。
朱棣年纪已经大了,他又能活多久去?
蛮荒之地想要发展起来,五十年光景都难。
像是云南,朝廷发展了四十多年,那里依旧还有无数的蛮荒之地。
朱棣还能活四十年吗?
难,二十年都难,人生七十古来稀。
朱棣成不了大明的威胁,至于朱棣的儿子,孙子,也未必能威胁到大明。
只要大明不对美洲输送蒸汽机,不输送一代代更新、更强大的学问,不输送更强大的火器。以蛮荒之地起家的地方,不会对大明朝廷构成威胁。
清丈奖惩,分值倾斜
无论朱棣怎么想,朱允炆最终还是命内阁拟写了旨意,同时昭告天下,将富饶的北美洲分封给燕王。
这一次分封,标志着朝廷分封战略的再一次改变。
从洪武时期分封,到建文初期削藩,再到建文十二年又一次分封,似乎历史走了个轮回,在这里碰了个面。
但老朱的分封用意是让藩王离开京师,拱卫边疆,成为护卫大明江山的屏障力量。而朱允炆的再分封,用意是让藩王离开大明本土,前往遥远且蛮荒之地开疆拓土,缔造属于大明文化之下的新的疆域。
这个封国,将与大明本土同根同源,同文同祖。
朱允炆认为美洲足够大,别说朱棣能再活十年二十年,就是给他一百年,也无法将北美洲开发出来。等一百年后,大明本土已经到了何种地步,科技迭代到什么水平,朱允炆预测不了。
科技这些东西,一旦人才基数到了,研究条件给足了,思维打开了,天才一般的人物总会涌现出来。凭借着国子监依托朝廷的科研模式,大明未必不能用五十年走过西方一百年乃至更久的道路。
户部在积极筹备清丈土地之事,夏原吉召集礼部尚书董伦,国子监祭酒李志刚、司业胡濙、儒学院院长董伦、教授叶灵儿、匠学院周昌等商议对策。
“清丈土地的时间只有两年,户部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土地清丈,就需要国子监与各府州县学的配合。”
夏原吉态度诚恳。
李志刚豪爽地应下:“此事皇上已是恩准,如何配合,户部给个章程,我们立刻发文书至府州县学之中,让其以实践课的形式,参与到清丈土地之中。”
夏原吉微微点头,感激地看着国子监的众人:“基于建文朝第一次清丈土地的经验,这次清丈土地依旧采取异地清丈的方法。先发文书至地方准备清丈事宜,人手,后勤,钱粮等都需要做好准备,当地不清丈当地,可以跨县域,府域,甚至可以跨行省,具体地点由户部与内阁商议确定,事前保密。”
李志刚、胡濙等人连连点头。
清丈土地,明确田亩,对大户来说可是大事,谁手里田多,想要往少了量,明明八百亩地,最好能量出来个五十亩地的结果,到时候纳税就纳这五十亩地的。
加上清丈土地之后是抑制土地兼并,是士绅大户手中田亩数量上限的划定,这些人都希望超出上限还不被朝廷知道,最好的法子便是贿赂清丈队。
当地府州县学若清丈当地土地田亩,那确实不好操作,那是隔壁老王家的地,这个家伙经常翻人家墙头,是个坏人,一百亩量出二百亩,那是李叔叔家的地,这是亲戚,都注意点,这不是一百亩,这是二十亩地。
当地查当地,和县学查自己,县衙查自己的流程是一样的,结果嘛,自然也是差不多的,懂得都懂。
异地清丈,是第一原则。
没人知道谁会来清丈,是哪里的人来,你想提前贿赂都没法子。
夏原吉再开口:“此番清丈全面且彻底,为确保不存疏漏,不出问题,不仅户部、国子监、府州县学会参与其中,安全局会派人随行,监察御史会在清丈之后察访。清丈过程中不允许人员擅自离开,不允许当地人接受当地人吃请。事前签上不受贿文书,违背者,三代以内不得进入国子监。”
胡濙微微皱眉,旋即点头:“不得进入国子监,还可以进入府州县学,没有断绝他的出路,却也让其失去了门路。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但只这一点惩罚,恐怕还无法抵挡真金白银的贿赂。我认为,违背者,当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并查抄全部家产。”
董伦有些不忍:“是否太过严厉了一些?”
李志刚接过话:“清丈土地,清查田亩,事关王朝之基,直接关系着农耕与税赋。严厉一点,也是为后世铺路。只要不受贿,不藏私,任何人都不需要惧怕这些。当然,只惩不奖并不符合国子监的做派,清丈是个苦差事,可以适当给予嘉奖。”
叶灵儿搁下茶碗,轻声说:“眼下国子监要分南北,北平与南京两个国子监在短时间内均无法达到满员,不妨借此机会,降低国子监门槛,对于参与清丈的府州县学生员,可以在参与结业晋升考试时,适当给予二十至五十分。”
胡濙惊叹地看了一眼叶灵儿,这个永嘉学派的女娃娃了不得。
南京国子监并不是所有人全部转移至北平国子监,而是在自愿向北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择优而入。这也意味着北平国子监在人才汇聚上胜过南京国子监一头。
分家之后,人少了,不利于完全的教育。在这个关头,降低国子监门槛,将一些府学里面出色的生员早点引入到国子监以作补充,是一个绝佳的对策。同样,县学生员也可以借此机会进入府学。
在考核分值上倾斜,就等同于对其晋升之路开门,对于府州县学的人而言,想来没有人会拒绝这个诱惑。
夏原吉拍手称赞:“永嘉学派的思想在国子监有一批追随者,他们又将这些思想用于各院之中,掀起了不少风潮。这门学问与智慧,着实令人惊叹。”
叶灵儿盈笑,谢过夏原吉的夸赞之后,继续说:“分值倾斜只是一个手段,但眼下清丈土地在即,我认为,国子监需要在标准上进行统一。”
“标准统一?”
夏原吉凝眸,不理解地看向叶灵儿。
匠学院院长周昌肃然地点了点头,起身道:“夏尚书,标准统一是眼下国子监,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它阻碍了国子监进一步研究。标准的确定与细化,已迫在眉睫。这一点可以借此机会,确定下来。”
“说清楚点。”
夏原吉云里雾里。
周昌严肃地看着夏原吉,沉声:“再一次统一度量衡!”
再次统一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
夏原吉沉默了。
自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这一片土地之上的度量衡虽时不时变化,但整体上还算是稳定与统一的,没有出现各地度量衡上天差地别的情况。
西面的切糕是三斤,跑东面检查下还是三斤,不存在你切了三斤,换个地方称下就成了八两。
稳定王朝各地度量衡通常是一样的,一尺是多少,一丈是多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