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 / 2)
:
“你最近推进的几个工程,你找的施工团队,我都十分不满意。”
“笑话,你们公司不依赖传统生产模式,就以为能跳出框架了?”
“举办婚礼的座上宾,当然有我的目录名单,怎么着,只允许找你的朋友,我就不被允许请人了?”
温宁却从中发觉,这么些年以来,周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儿子的前程、事业,以及那场可能在筹办中的婚礼。
明眼人都能听得出周母是故意找刺,周寅初也是难得地不在这个时候逐一回怼。
挑刺的鱼汤经由温宁之手递交至周寅初的手中,周寅初拎着保温桶正发愁。
这两人如何都演绎不出“母慈子孝”的画面来。
周母发泄一通,却惊觉于儿子正在给自己送饭,她企图缓解这一刻的尴尬道:“让护工来,你粗手笨脚的,万一刺伤了我,我这手术不是等于就白做了?”
而周寅初也不肯就范:“温宁,我出去一趟。”
不锈钢的保温桶就那样单独落在周母的床头柜上,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温宁恰到好处地掩上了门,她摇摇头,拒绝了周寅初离开的要求:“不行。”
又对着一旁并无反抗能力的周母说,“阿姨,护工正在楼梯口给您打热水呢,您就让阿寅来吧。”
v51(冲浪)
这一次, 温宁正式从病房内走出去。
将需要交流的人强行留在了同一空间,她微微一笑,心中亦有了把握。
人生至此, 温宁也不再开始怯场, 更多的时候她在想,她能做什么,更改什么, 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
那是个晴朗的额日子。
八月, 江城是炙热的, 整个华东地区都陷入一种几近灼烧的炎热情绪当中。
有的人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应该有的代价,法院的传票刚刚送到, 得益于舆论的扭转,网红的事情很快告一段落;而周母并没有把进展的推动归功于她的孩子。
依然不舍得说奖赏的话。
中国人的含蓄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你们出去吧。”就连想叫孩子们出去散散心, 也说得跟赶客似的。
这天, 周母似乎真的也不需要他们轮流的照顾,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到达了可以出院的标准;虽说吃着她最初不情愿面对的流质食物, 但有些食物经过她儿媳的巧妙处理,纵使是流质,也并不难以下咽。
她屡次催促这一行人:“别整天呆在这里。”
温宁便和周寅初,以及澈澈去了海边。
周寅初不知道从哪里高了一艘船,但游艇的烛光晚餐不是他们共同的目的,他准备了长板、短板以及鱼板。
他亲自在教学, 而澈澈也登上了尾波冲浪的冲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