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节(2 / 2)
。不过天降大雪,天色也不早了,赶路怕是不合适,若你们不嫌弃,我们家倒是还有两间空的房间,可以收拾出来给你们短住一宿。”
朱允炆哈哈大笑,问:“你就不怕我们是恶人?”
崔娘打量着朱允炆等人,道:“这周围都是山西移民,喊一嗓子百家都听得着,恶人也不敢来这里不是。女儿,去喊你父亲来招待下。”
朱允炆眉头一抬,这个妇人不简单啊,即说了周围都是同乡人,又说了家里有男人,话里话外都在说哪怕是坏人也不怕你们。
山西人啊,民风淳朴,也不失警惕之心啊。
“既如此,那就劳烦你们了,我们在这里暂歇一晚,照客栈价来付可好?”
朱允炆打趣。
崔娘咯咯一笑:“破屋可不敢收钱,谁家没个耽误路程的时候,我们这啊,临街又是个小摊点,偶遇大雨大雪,行商到这里无法前行,我们也会接待一二,家有些简陋,莫要嫌弃便好,快,里面请。”
朱允炆弹了弹身上的雪,迈步走入庭院,打量一番,道:“你们这小院倒是不错啊。”
陈木迎了过来,声音洪亮:“刚来时,这东面还是栅栏,后来我们修了东屋与南屋,南屋是牛棚,马可以放系在那里,只能委屈几位挤一挤东屋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走入房间后,见甚是整洁,不由顿生好感:“你们如此勤勉,想来日子会越过越好。”
“可不是,我们虽是移民,但朝廷却没有怠慢我们,分了房子、田地和牛,现在孩子也读了社学,不是我说,我家儿子可聪明了,就连张先生都夸赞连连。”
崔娘一脸骄傲。
“张先生?你说的可是在宛平的张博志?”
朱允炆问道。
“你也认识张先生?”
崔娘惊讶起来。
朱允炆笑了,夏元吉与杨士奇都微笑起来。
杨士奇更是上前一步,道:“何止是认识,还是老熟人呢,只不过来时,听说他去了北平城,这才没有碰到。”
张博志为了社学教材,呕心沥血大半年,眼看着教材定了型,这才返回北平,那也不过是九月的事。
“张先生从北平城回来了,好像去了西面村里给人补习。”
陈余装着胆子说了句。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笑着说:“那应该去找找,若能在这里见到,也是一件幸事,社学的事还是需要多听听他的。”
崔娘有些八卦地问了句:“可是家中也有孩子要上社学,找张先生准是没错。”
一句话,引朱允炆等人哄堂大笑。
三百侦察兵(一更)
安静的农家小院,安静的雪,朱允炆躺在床上,内心满是平和。
一路走来,看过移民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前期多少辛苦与投入也都值得了,想必此时最高兴的人应该是茹瑺吧,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宛平。
想当初,他任巡抚坐镇山西,主导了五十万规模的移民,亲手将无数百姓送出故土,如今在北平看到他们安稳度日,生活改善,定会欣慰吧。
北平周围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居民,这是大北平战略的基石,也是迁都的必要条件。
人口,京杭大运河,水师船队,诸多条件都已接近成熟,是时候筹划与准备迁都事宜了。
迁都不是简单的北巡,带几个人上路就可以了。
迁都之前需要在北平营造皇宫,重新打造北平城,而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即便是给足了钱粮与人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营造,历史上朱棣修筑紫禁城可是用了十五年时间,自己就算是再推行绩效之法,再动员匠人与民工,没十年也别想完工。
毕竟皇宫不同于寻常住宅,无论是材料,还是规制,都是最高规格,精雕细琢不允许出半点差池,催也解决不了问题。
最乐观的估计是十年,那时候应该是建文十五年了。
朱允炆不知道十年之后的大明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却可以确定一点,大明想要长久的国运,迁都是必选必行之事。
只不过,这件事引起的风波怕是很大,而且在筹备西北战事的情况下提出来,未必是一件好事,大兴土木的帽子还是小事,各种利益集团的抵抗与不满才是折腾人与难以处理的。
要知道明初京师选在南京,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江南利益群体的聚集之地,政治关系是经,经济关系是纬,经纬之间,构出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兜住了南京与天下,也稳住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一旦朱允炆主张迁都,那就是在经纬网中抽出纬线,带着经线去北平,然后换一堆纬线重新织网,如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很可能大明这张网兜不住天下,动荡纷至。